秀,甚至从来没有看过一场时装秀。
这个时候你问他爱好,理想,纯属白搭。因为他的生活甚至还没有上升到,能够认识足够多的职业和技能,而将他的天赋迸发出来的程度。
信息的闭塞让很多年轻人,都处于迷茫之中,我想干什么,我喜欢什么,根本不知道。
所以舒雨更坚定的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姐姐走出去,到大城市里看一看,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些什么,才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没关系,等毕业之后,咱们再想。”舒雨也没那么着急,但转移话题之后,舒雅的注意力终于不继续在常红心身上打转。
“那你准备回什么礼,我去取钱,你的留起来。”舒雅转头想起了这件事。
“送两个牛仔包吧,再把当地特产买一些,一起打包寄过去。”舒雨也没打算送什么特殊的东西,自己做的东西,加点特产就行。
“行,去县里的时候你记得叫我一起。”
也不知道舒雅对常红心的不喜,是不是真的有心灵感应,他们去县里买完东西再打包寄走,回到家才发现常红心娘家来人了。
舒雨对常红心的娘家人才是真正的不喜,看到他们冷淡的打了个招呼,就准备和姐姐回屋里待会儿,等她走了再出来。
“别走啊,小雅是吧,留下陪你大姨说说话。”亲戚的亲戚,怎么个叫法也没定论,按着辈份瞎叫吧。
舒雅不好意思直接摆脸子,只能在堂屋里坐下,舒雨一见更不会走,看了一圈便道:“阳阳呢。”
“跟他哥一块玩呢。”常红心满不在乎道。
舒雨见常红心这不长记性的样子,便站了起来,“屋里多冷,我带他们来这儿。”
阳阳和常家的孩子在常红心的屋里玩呢,阳阳抱着京城寄来的果脯,给一块他哥,他哥就叫一声,“哥。”
舒雨顿时捂了嘴,笑的不行,别看阳阳在她面前憨里憨气的,关键时候还挺会记事。舒雨就教过他一回,还是为了怼常红心才故意这么说的,没想到,他竟然能记到现在。
“阳阳,带你哥去堂屋里玩,这边冷。”孩子才不怕冷呢,有吃的就行。
不过金阳很听话,见姐姐叫,就抱着果脯跟了出去,常家的孩子也乐颠颠跟了上来。
堂屋里,常红心的大嫂正在问缝纫机厂的效益,得知他们刚涨了工资,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一个劲道小姑子有运气。
一拍大腿,一个劲的笑,“都说你有福气,看看,时来运转了吧,这日子啊,眼看是越过越兴旺。”
常红心抿着嘴儿,略带着得意的笑,却不知两个外甥女一起蹙起了眉头。
瞧这话说的,什么叫时来运转,舒自立夫妻不死,金明天也不会进厂子当工人,这是时来运转的事吗?
你们娘家人,关起门来在常家说,随你们的便,跑到舒家来说,还当着他们姐妹的面,这是什么意思?
舒雅正要说话,舒雨抢先开了口,“舅妈,今年是我爸妈的头一年,我们去县城的时候,把香烛元宝都带回来了,大年初一就去,您这边不用特意准备,省得买重了。”
常红心和她大嫂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凝固到了脸上,常红心讪讪道:“你们怎么去置办了,该我们来的。”
家里有大人在,让小孩子去置办这些,让外人知道了,不得说闲话啊。
“没关系,都是一家人,谁置办都是一样的。再说舅妈忙着置办年货,哪里像我们这么有空。”舒雨今天出去,还真就置办了,这是给自己父母的,不管常红心置不置办,她都会自己置办一份,表达的是自己的心意。
但这都什么时候了,离大年初一还有几天,也没见她有动静,可见根本就忘了这件事。
常家大嫂赶紧转移话题,问起金明天,厂子里上班都得到三十当天才能放假,大嫂赶紧说让他们初二记得回娘家,一家子都等着他们呢。
又转头对舒家姐妹道:“你们一起来,人多热闹,咱们家也添了人,都是亲戚,认个脸熟,省得在外头撞上都不晓得是一家人。”
舒家姐妹礼貌的点点头,其实他们心里清楚,肯定不会去,但也用不着当面噘回去,点个头算是面子上过得去吧。
常红心起身送她大嫂出门,也不知道要送多远,反正半天没看到人回来。
阳阳从堂屋玩到自己屋,忽然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姐妹俩赶紧寻过去,还以为他摔到了,结果是对着一个拉开的抽屉哭呢。
作者有话要说: 求 !!!
第31章 借钱
“糕糕,糕糕没了。”阳阳跟姐姐们哭诉。
姐妹俩对视一眼,明白了,常红心拿了京城的糕点送给她娘家人。阳阳早把这些东西当成他的所有物,这会儿没了,可不得跳起脚来哭。
舒雅冲妹妹挑挑眉,嘲笑的味道十分明显。还伸出手指头往妹妹额头上一点,“怎么着?”
舒雨只好双手一摊,“得了,是我错,行了吧。”
昨天晚上刚劝舒雅别跟她生气,一家人难免磕磕碰碰,结果今天就这样。你娘家来人,送点东西是应该的,送就送吧,偷偷摸摸的干什么,他们姐妹看到还能抢回来不成。
“我可不生气,我又不缺这点吃的。”舒雅冲妹妹呶呶嘴,“赶紧哄哄,我去堂屋烤火去。”
昨天不是才哄过我吗?今天哄这位小祖宗试试,看看好哄不好哄。
舒雨牵着阳阳出去买了一兜烟花爆竹回来,才哄得他开心起来。说好了要留着过年那几天,回下溪村再放。
晚上金明天回来,吃饭的时候,常红心提了一嘴,说她大嫂今天来看她了。
“你大嫂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又是为了她侄子做生意的事吗,不是我说,年纪轻轻好好找个工作不好吗?生意哪里有那么好做的。再说现在做生意的,都是些什么人,传出去也不好听。”
金明天的观念也是当时大部分人的观念,做生意哪里有上班好听,一提做生意跟盲流差不多,社会地位极低。
“又没找我们借钱,你急什么?”常红心不乐意了。
其实不是没找她借过钱,是金明天上班也就一年不到的功夫,转正只有这么几个月,根本没攒下钱来。大嫂一开口就要借一千,她哪里拿的出来,不用问金明天就直接给拒了。更何况,这是大嫂的侄儿,又不是她的侄儿,她才不费那个事呢。
金明天不知道借钱的事呢,她就当没这回事,显得硬气。
“得得,我不急,我有什么可急的啊。”金明天端着饭碗,扒得呼噜作响。
到了晚上,常红心才把大嫂的来意,单独说给金明天听。
“替人给小雅说亲?胡闹呢不是,小雅才多大,还在读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