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毛利寿三郎(高二),德川和也(高三),幸村精市(高一),真田弦一郎(高一),白石藏之介(高一),千石清纯(高一),远山金太郎(国二),丸井文太(高一),不二周助(高一),仁王雅治(高一),柳莲二(高一),忍足侑士(高一),木手永四郎(高一),切原赤也(国三),越前龙马(国二),三津谷亚玖斗(高三),亚久津仁(高一),日吉若(国三),橘桔平(高一),千岁千里(高一)。
三天的挑战期过去,又安排了两天作为一军的内部排位赛时间。
教练组按照体测和五维记录分析,初步给他们分了一军的二十个牌子,这是他们的初始号码,紧接着每个人有两次挑战机会也有两次被挑战机会,最后定下来的排名就是最终的排名。
当然,也可以搭档接受挑战,这样一来两个人的排位会是相邻的。
像是去年的毛利和越知,和那一对双胞胎一样。
但内部排位赛的开端,是最直接的No.1争夺战。所有人都在观望的时候,幸村很直接地走到德川面前。
“前辈。”他的野心,从眼神里,从笑容里,大大方方的袒露出来,“你手里的No.1,是我的。”
这是这天的第一场比赛。
也是这个时段的唯一一场。
所有进入一军名单的人不管对自己的排名满不满意,都决定先看完这场比赛再决定自己的“挑战”。
这可是决定了谁是他们的领袖,头羊。
或许也决定了整个一军,包括整个国家队的气质与性格。
万众瞩目的比赛开始了,所有人都围在了赛场边缘。非一军已经有基础练习的安排,但就算延期练习也要看完这场比赛。赛场边一时间人山人海——U17这次也召集了两三百个选手,确实能算是人山人海了。
幸村本人倒很从容。
他和德川的关系真的不错。
他们俩的风格也都不是很狂野的类型。
再怎么打,也不可能打成砸墙砸水塔的场面。
而他与德川在欧洲一同“游历”的时间,连头连尾也有一个多月,中途一起参加过俱乐部的试训,也一起和去年认识的那些其他国家国家队的选手们打过“练习赛”。
能力共鸣都在打练习赛的过程中又进行了两次。
这让他对德川的打法和存在的问题心知肚明。
有些心结只能自己跨过去。
去年的他是这样,现在的德川也是这样。
但或许对平等院的执着也是促使德川这两年来飞速进步的原因。到底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大概只有德川自己才能说清了。
“像是双雄争霸一样。”毛利侧过头,旁边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他身边的越知。
或者说,毛利不知何时从球场的正中央跑到了观众席的最上面,来旁观这场比赛。这时候越知走到他身边,就不那么显眼了。
越知透过长刘海看了他一眼,语气有些无奈:“那你呢?”
“谁知道呢?”毛利笑起来,像只大号卷毛犬,没什么攻击性,“实在不行也还有明年。”
越知:“……”
“我记得你是立海大的天才。”
“立海大的天才是文太。我作为前辈,不和后辈抢称号。”
越知:“……你作为前辈,也未免太……安于现状了吧?”
“也没什么不好吧?”毛利说。
他这几年变了很多,每一年都变了很多。
从四天宝寺转学到立海大时他甚至还没有长高,和现在的小金差不多高。不要说一米九了,那时候他还愁过自己会不会长到成年都不到一米七,他的哥哥姐姐就笑着和他开玩笑说不会呀,你看我们都很高。
家里的关系也是突然变差的。
离婚换工作搬家,父亲带着他到神奈川时他甚至没办法承认那个新的房子是家。
也加入了网球部,但并不是很在意。
和真田因为“不能在社办休息”吵过架,想要在学校过夜也被拒绝了。
但是虽然是想着,你是后辈,凭什么管我,但又不想真的和真田打起来。
他那时候有真田高吗?有还是没有?
但很快就在国二升国三,和国三那一年迅速长高了。
生长痛覆盖了青春期的几乎每一分每一秒。
二次发育也差不多在那时候,和生长痛一起。
每天喝很多牛奶,不喜欢但像是赌气一样喝很多。重新在神奈川找了摔跤运动馆,像是自虐一样练习关节技。每天晚上会因为抽筋而醒来,痛到抱着被子想哭,第二天再在课堂上补眠,被老师点名罚站,没睡够在部活的时候再睡一觉。
浑浑噩噩也就过去了。
不管努不努力,他的网球和摔跤也并没有因为他在长高而实力下降。
到了高中也依然是一群OB选手里的佼佼者,就算那群人是学长也享受着特权,也因为他的体格变得很高大而不敢对他做那些常见的“使唤后辈”的行为,正选也顺理成章进了。
如果不是和越知的那场比赛,他大概也会一路顺顺利利,但浑浑噩噩又往下走吧。
但与其说是那场比赛的失败,不如说是在放弃边缘,在医院见到幸村复健的场景,才让他如当头棒喝。
小部长在他转学时就是部长了。
拥有在网球部绝对的权威。
又当部长,又当教练,生活琐事也拉着柳和真田一起管,平日里是很温柔的,上了球场又像大魔王一样气场全开。
是把全身心都投入到网球和网球部上了。
他升学时也听说过小部长生了病,但那时他自己都还过不好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其他的情绪反应。
是在医院见到,才知道,是可能会死的病。
是复健到满头大汗,从头开始的病。
那么苦,那么累,但幸村眼里的光,还是那么耀眼。
比他小的人都承担了这么多,还在坚持着,那么他这两年,到底在做什么呢?
从前也听从小部长的“命令”,但毛利自认为是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那之后毛利才算是真正对幸村心服口服。
也明白那些幸村的同龄人,那些一直用追逐的目光注视着幸村的人,到底是为什么拥有那样的眼神。
“承担所有人期待和信心,可是很难的事啊。”毛利说。
他说完抬起头看了越知一眼:“月光桑做了那么多年部长,应该懂的吧?”
越知:“……这和你突然说那么懒散的话,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没有啊。我就是感叹一下。”毛利说完又转头向着球场,“小部长真帅。”
越知:“……”
作者有话要说:
每到周二周三就开始疯狂补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