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分卷阅读93

热门小说推荐

下秦枢的小狗判若两人。

怎么改变的,自然无需再想。

漫漫长夜,秦枢睁着眼睛,头回失眠了。

……

往后几日皆是如此,谢临清的态度并不热络,分内之事做得很到位,师兄师姐们来探望时也对其赞口不绝。但私底下,秦枢与谢临清的交流不多。

谢临清似乎不太喜欢同他在一处,做完

事情就回自己的屋子,至多每晚睡前过来看看,给暖炉添上灵石,绝不做多余之事。

若不是重逢第一天他的行为堪称放肆,秦枢简直要相信谢临清已斩断了情思,安心做回他的弟子了。

现在的谢临清让秦枢看不透,要撵人走,他不走;但待在此处,也仿佛是被强求留下,欲擒故纵不过如此。

他到底是何意?

秦枢向来随遇而安,谢临清不提,他就当往事随风。

二师姐把自己的小童给了秦枢,小童办起事来很是完备干练,随二师姐的风格。

“你是何时被二师姐带回来的?”闲来无事时,秦枢喜欢逗他说话。

小童看起来不过垂髫之年,面容稚嫩,眼角下垂,显得无辜又可爱,无端端让他想起燕翎。

“师兄别看我长的小,我已经有一百岁啦。”小童开口,却是画风突变。

秦枢一哽,他着实以貌取人了,没想到外表才十岁的小孩竟有百岁高龄。这算是什么?天山童姥么?

一百岁,岂不是比谢临清年长许多?他灵机一动,忽而道:“这么说,我下山的时候,你还不在山上。”

小童点点头,一面给他布菜,一面道:“师兄那时走了大概有个两三百年了,师姐和大师兄仍不时提起,希望师兄能回来看看呢。”

原身一走便是三四百年,期间不归,莫非是与哪位师兄师姐闹了矛盾?

可前两天来探望的师兄师姐态度都颇为亲和,没有积怨之感。

秦枢又道:“提起我做什么?”

“说师兄独自去凡间游历,音信甚少,怪担心的。”小童没有再多说,盛好米饭放到秦枢面前:“师兄用膳吧。”

听起来又像没有过节,秦枢心里思索,拿起筷子开始用午膳。

列星宗奉行避世不出的原则,师兄师姐甚少出世情有可原,难道原身对人间的兴趣如此之大,一去便是几百年?

想着事情,一顿饭吃得食不知味。

小童麻利地收好碗筷,端着出去时,跨过门槛又想起事情,回头对秦枢道:“师姐吩咐我告诉师兄,师兄的旧物没人动过,都好好收着。”

原身的旧物么?倒是稀奇。峥一宗上由于大多日常用物皆为宗内统一采买,带有原身个人色彩的不

多。

秦枢起了好奇心,这个时间不会有人过来,等小童离开后,他在屋内翻找起来。

住进小筑已有几天,他也曾注意过屋里一些东西,无奈怕引人怀疑,从未翻看过。

原身品味清新雅致,陈设多青瓷紫砂,窗帷素净,布置富于诗意,屋外雪中植一簇细竹,窗前置一盏白莲。

衣衫叠得整齐,放在箱子中。秦枢随意展开一件,身量比现在小上一圈,应当是原身少年时所穿。

将之叠好放回,衣衫越往下越小。秦枢在箱子最底下找到一个小木盒,打开来看,里面珍而重之地放了一枚护身符与一只核桃篮子,像是小孩子的玩意。于是秦枢明白了,这是原身孩提时代的东西。

有关原身的一切只从其他人的只言片语里听说过,秦枢想象不出原身小时候是个什么性格,又为何要独独将这两个东西珍藏在箱子里。

这个谜底很快被揭开,秦枢翻过了衣箱和博古架,最后查看书橱时,竟意外寻见原身的手记。

手记不厚,字迹自稚嫩到成熟,翻阅之间,松墨香气扑面而来。

看到原身字迹时,秦枢明白为何谢临清如此快地识破他并非原身了。二人字迹风格完全不同,原身一手行书苍劲潇洒,笔锋锋利,落笔如剑,蕴含无形的剑客气质;他的字更偏隶书,转折温雅,四平八稳。

手记里笔迹寥寥,用言精简,如自传散文,尚可一读。

内容始于一场大雪,小孩冒着风雪上山,见到雪夜里伫立的庭院,原身的记忆也从此处开始。

练剑、学艺、修身、养性,是原身师父教的入门功课。门中非天才不收,师兄师姐珠玉在侧,原身秦枢自然不会平庸。

他七岁迈入修炼正轨,十五岁学成剑法,二十五岁自创骁光六式,灵均一出山雪失色。少年郎,两两桃花面,有馀光相借。

字里行间,无处不透露着原身秦枢那时的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奈何山间时光总是平淡如水的,枯燥修炼的岁月里,秦枢不知不觉对人间心生向往。嫏嬛楼收纳无数功法秘籍,禁术阵法,甚至有几册话本子。

秦枢在山上住了一百余年,修为达到渡劫期后,终于央得师父同意,准许他去人间游历

离开之前,秦枢写道,师父沐浴焚香三日,专程为他占卜命运,求问前程。但是,所得结果令师父为之沉默,再不提起此事。

至于箱子中的护身符与核桃篮子,也是师父所赠,他佩戴至及冠,才收起放好。

“命与世左,迹与心违。”

手记最后,原身秦枢如此记载。这是幼年时期师父为他所作判词,下山前夜想起,难免心神不安。

所有内容停在此处,秦枢合上书页,想象原身下山后的经历。那还是个未承受过风雨的少年郎,初至人间定是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不知他后来经历了什么,几百年后去峥一宗做了个闲散长老,性格逐渐无争疏离,与原来大不相同。

可惜原身有无父母,上山学艺之前如何,手记里统统未提及。

把手记放回原处,秦枢思及谢临清所说的上辈子,再联系原身的判词,心有所感。

坠入魔道,声名尽毁,心性大变,都是为了一人。若原身秦枢再回忆起下山前的岁月,会否有所后悔?

秦枢到底不是他,作不出虚无假设。

日影自细竹间分割成摇曳金光,苍山雪暮。

适逢此时,小童提着食盒进了院子,秦枢才惊觉一下午已经过去。

吃过饭,松了松筋骨,秦枢精神奕奕,毫无饭后困倦之感。

这些日子睡得有些多,到了晚上反而辗转难以入眠。

秦枢忽然想起,原主手记中提起过后山有一眼天然温泉,常作练剑后的解乏之效,今夜不妨去试试。

入夜后,谢临清照例来看他。除灵力外,秦枢恢复得不错,不需要人天天照顾,这两年他的野外生存能力已颇为不错。

话虽如此,谢临清依然坚持要每日过来照看,每回秦枢一吐淤血,他的脸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