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扑通扑通震动,让粥米更加绵绸,还能防止糊锅。
除此之外,还可以放些糯米,也是把粥做稠的好办法。
这些小窍门都是很多厨房多年的经验总结,春暖猜想,也许她懂的比桂花婶还多呢,谁让她上辈子活在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她还知道有些粥铺卖粥,里面没几粒米,粥却意外的稠的缘故。
有的店家会解释他们有用底粥,但很多却是使用的增稠剂。
那东西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小孩、孕妇都是不建议吃的。
其实国公府的素粥也不是单纯是白米粥,有时候也会放些配料,白菜丝、地瓜块、南瓜…
反正就是大什么蔬菜正大量上市,大厨房多到用不完的时候,素粥就会变成各种添加粥。
春暖在心里告诫自己一番,明天一定要装的像一点,可别让桂花婶看出来她很会。
转天一早,桂花婶看到春暖将灶烧了起来,就让她多添几块柴然后过去。
香环给春暖比划了下,那意思她会照顾火,让她别担心。
春暖也冲她拱拱手表示感谢。
“好好听着,这粥想要熬的快,这大米就得泡,这半盆米是昨晚就泡上的,直接往锅里一放就得了,然后放水,这水可不能少,要不然成干饭了,就是半路加水也会影响味道。”桂花婶边说边倒水,因为煮的粥比较多,她都没用舀子,直接提了个水桶往锅里倒。“这些水就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大火烧开,不过中间得用铲子推几下,防止粘锅。”
春暖嘴角抽抽,这哪里是铲子,分明是铁锹,她能拿得动么,表示怀疑。
果然桂花婶也是心里有数,“你现在拿铲子有些吃力,不过没事,你可以这样。”
桂花婶给春暖示范了下,就是用双手抓铲子,然后运用整个身体的力量向前推动。
这样真的是省了很多力。
要是用胳膊拿着铲子搅动,春暖肯定是力不从心的,连连点头,“这个我可以的。”
那边桂花婶接着说了,“等烧开的时候,要把火压小点,这样熬制的粥才好喝,咱们府里老夫人最是慈善了,曾经下过命令,这粥必须得插筷不倒才算好。最后快要好的时候,有什么菜都可以往里放,别忘了再撒把盐。”
这个春暖还真不知道,“要做咸粥么?”
桂花婶将铲子放在一边,“就是有点咸滋味,你知道这是给一等丫鬟熬的粥,她们忙起来是没有时间坐下来慢悠悠喝粥的,所以这粥带点咸味也省的她们吃菜了,可以直接灌。”
春暖受教,大厨房真的很人性化啊。
第22章 得赏
第二十二章
桂花婶认为素粥实在没难度,所以就现场教学了一次,就把每早煮粥的活交给春暖了。
春暖倒是觉得还好,只有慢慢的学习技能,她才能升级长月例啊。
所以要好好做。
最开始她不会弄什么创新,但不妨碍她运用那些窍门。
筛选一番,加糯米是最简单的。
大厨房还真不缺这些主食,听这些嚒嚒们八卦,国公府可是有好几处农庄的,所以粮食根本不担心。
她晚上下工就把大米、糯米泡上了。
在熬制的时间上她也增加了一些,米粒都被熬开花了,还出了米油。
桂花婶过来瞄了一眼,“不错,弄四个碗,装点米油,这可是好东西,大补的。”
春暖当然知道米油是大补的,甚至一些医生把它当中药用的。
具有补肾健脾的功效。
也有很多人把它和人参相比较,不过人参是富人阶层的补药,而米油却是穷人也能偶尔吃得起的。
这么好的东西,春暖当然不会错过了,拿出大碗毫不客气的盛了四碗。
然后开始放盐,今天她做的是纯素粥,就不加菜了。
她其实想听听回馈的,可是不认识各院的大丫鬟啊。
再说了,即使认识,人家也不一定会说真话啊。
不过还不是有桂花婶她们么,她们可不会不好意思说真话。
“这粥不差,煮到时候了,米油也稠,小丫头可以啊。”桂花婶很满意,没想到春暖第一次就能煮出这么好的素粥,看来天赋不差。
秦婶子低头吸溜一口米油,也跟着点头,“味道不差。不过这也是在国公府,家大业大,随便烧柴随便放米,要放到个人家,谁舍得这么熬粥啊。”
香环跟着笑,“春暖学的真快,我记得我第一次做的时候,火大了,都粘锅了,那粥都窜味了,可难吃了。”
春暖嘴巴上谦虚着,心里有底了,看来她做的真不赖。
至此就开启了粥娘的生活。
不过她挺有想法的,比如这个月份还是有榆钱的,她就做榆钱粥。
或者做野菜粥。
野菜这东西营养价值高,但是这个时代的人不懂这个的,她最开始也怕吃力不讨好。
不过结果却是大受欢迎,那些大丫鬟都是小丫鬟慢慢熬上去的,也就是说多年没有离开国公府了,都快忘了野菜的味道了,偶尔吃一次,肯定新鲜啊,没准还引起点回忆呢。
至于野菜的来源就更简单了,她经常帮采购罗师傅的忙,和他说一声,这野菜也就有了。
而且还是不花钱的,就是让国公府农庄的人来送一些食材的时候顺便采些。
也就是他动动嘴皮子的事儿。
不过春暖没想到这事儿还出圈了。
就是庶出二公子的夫人看到野菜粥,就好奇的问了大丫鬟,然后觉得新鲜吃了两口。
这还没完,居然给老夫人请安的时候当玩笑说了。
这就引起了老夫人的注意,最后大厨房的王嚒嚒就接到了命令,让给老夫人准备一些新鲜野菜。
“你这丫头够能折腾的,连老夫人都知道你了。”桂花婶啧啧摇头。
春暖观察了下,发现桂花婶没生气,很是松口气。其实刚才王嚒嚒把她喊去告诉她这件事的时候她也很懵逼好么。
忍不住在心里抱怨那位二夫人真的是多嘴。
其实这也是春暖不了解豪门规则,现在国公府老大老国公重病在身,老夫人绝对是一手遮府,这些庶子们为了生活好点,肯定要溜须老夫人的。
妇唱夫随,这些庶子夫人常在内院走动,更是溜须主力军。
可是这些夫人总在内院,哪里有那么多好玩的事,这次好不容易撞上了,当然不能放过了。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