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起来。空明来时听说,方家已延医问药多次,并未诊出异样来,自知医术并非超群,便按江湖上的路子,检看这孩儿的筋骨脏腑是否有所损碍。这一番查看,病损半点没发现,反倒摸出这孩子根骨上佳,是棵难得的好苗子。再一瞧这男婴生得粉雕玉琢、宝爱非常,又更添几分喜欢。
空明望着他微微笑了下,回首向方夫人道了一声佛号,才说:“贫僧方才验看,令郎身体康健,并无大碍。至于为何夜间哭闹不休,贫僧也闹不明白。”
方家本不是为了叫和尚来做大夫的活儿,而是为了请高僧作法,震慑鬼怪的。按说这种事情,少林寺惯有专门的司堂经办,但因缘巧遇之下,被空明撞见了。他对求符驱鬼之事有所耳闻,却不相信,平时也就罢了,听到是个未满周岁的婴孩,便起了恻隐之心,心道也许是寻常医药力有未逮的伤损,若是耽误了时机,那孩儿说不定便有不幸,不如他前去查看一番,或可以内力救治,这才有此一遭。
空明在少林寺辈分既高,乃是达摩院首座,一句高僧当得,但到底武僧出身,业务不对口,应付对答这种事不怎么上道。
方夫人听空明这样说,又宽慰又焦虑,心下担心今晚小儿子仍哭闹不休。思来想去,便商量说:“大师可否在寒舍稍留一日,犬子夜间常啼哭不止,民妇实在心忧,不知如何是好。今日犬子与大师一见便不哭闹,或许今夜就好转了。”
空明本着慈悲心而来,便应下了。
而当晚,方天至酣睡甚甜,整宿也不曾醒来啼哭。方家大喜过望,心道不愧是得道高僧,也不作法,也不放符,只坐镇府中便能镇压邪祟,对空明更是执礼甚恭,还往少林寺又捐了一笔大的。经此一事,空明也感到奇异欣然,自回山上去了。
但好景不长,空明人一离去,方天至便又睡不好了,仍是夜夜啼哭不休,不论作法贴符都不管用,可方家又不能从哪淘换一个高僧来天天在家住着,真把方员外急得焦头烂额,只好又往少林寺上求助。空明听闻,便将此事同主持方丈师兄空闻说了,言下颇有将方天至收作弟子之意。空闻也乐见师弟觅得佳徒,二人商量一番,与方家说,此子或与我佛有缘,若双亲同意,不妨寄养在少林寺中。
方天至是方员外的老来子,听说儿子要送给少林寺当和尚,自然十分不舍。空明便亲自来见他,商量说方天至先只在寺中做沙弥,不受具足戒,长成后若无意佛门,可以还俗回家去。
方员外左右为难,然而家中幺子晚上睡不着觉却是迫在眉睫,最后只好愁眉苦脸的答应了。夜里方夫人抱着孩儿心肝肉也似的哭了一通,收拾了两大车的东西,第二日一大早便叫人送去了少林寺。到了中午,两大车东西被原样送回,儿子却已留在了少室山上。
方天至就这样如愿以偿的在襁褓之年混进了少林寺。
美滋滋!
第2章
话说自从方天至进了寺院,粗茶淡饭他吃得香,草席粗布他睡得饱,见人就笑,还不哭不闹。寺中僧侣颇养育了一些弃婴,还从未见过这样的,有些人就相信这男婴是真正天生与佛门有缘,照顾看拂间更多几分偏爱。
待方天至长成四岁,到了开蒙练武之际,空明将他从育儿堂接到身边来,教他读书识字,念诵佛经,并用药汤给他调理身体,亲自悉心抚养。他生性澄静宽和,又颇多耐心,方天至知他真心疼爱自己,又欲在少林寺精进武功,自然同他亲近。
方天至的亲生父母早些年时常来看望他,但相处毕竟太少;他对父母也不甚亲近,只是恭敬。时日渐久,方家人来的便也少了。
如此寒来暑往又一年,方天至将要与一批同龄人在八月十四往大雄宝殿受戒大典上受沙弥戒,方家又来人看望他。知客的师兄将他领到禅房,推门而入,方员外和方夫人俱在,两人不约而同闻声望向门口。
方天至身着茶灰色僧衣,文文静静的走进来。
午后阳光漏过古松翠柏,一道道铺落在门口的地面上,他小小一人站在一片金光之中,毛茸茸的小光头下,面孔秀丽可爱,然而神情澄澈宁和,不像寻常孩童。
方夫人张了张口,叫道:“天至!”
方天至规规矩矩的双手合十,鞠躬道:“天至见过父母大人!”他想到近日又涨了许多的经验值,知道方家父母一定又为自己祈福布施了,不由又鞠了一躬,诚心诚意道,“父母大人福寿安康!”
方夫人双眼泛红,慈爱的朝他招手道:“过来妈这边,天至。”
方天至走到她身边,任她抚摸自己的头脸,听她道:“天至,回家去罢。娘心里很想你。”
他仰起头,一双黑葡萄般的眼睛凝视着方夫人,半晌摇了摇头。
方夫人急道:“你这么小个孩儿,寺中生活又清苦,早些年不得已将你寄养在此,如今、如今不妨回家住来看看。你总不能真的出家呀!”
方天至认真的看着娘亲,声音还奶声奶气的,但语气极为镇静平和,言辞有条有理:“天至喜欢在寺里生活,不觉得清苦。师兄师叔师父师叔祖们都对我很好,妈您不用担心……天至想当和尚。”
他说着,向后退了两步,一本正经的朝地面上跪下,向方家夫妇叩了个头。
再直起身,只见方员外负手侧对着他,不忍看他;而方夫人目中泪光莹莹,已然呆住了。
方天至望着母亲道:“天至不孝,不能往父母膝下承欢,以后也不得晨昏定省、问安视膳。父母在上,天恩如山,来世再报!”
他说罢,不顾方夫人劝阻,一板一眼的向父母磕了九个头。
斩断俗缘,背向红尘。
及至八月十四,大雄宝殿内僧侣云集一堂,共参受戒大典。这回要受沙弥戒的一群小孩里,一多半是从小在寺中长大的,彼此间颇有情谊,方天至排在明宝和明了前面,是一行中第一个受戒的。
他按照空明和诸位师兄的嘱咐,神情庄重的出列向前,走过宝殿两侧分列的朱漆大柱与明黄垂幡,在左右十八罗汉的注目下,走到端坐莲台的释迦牟尼大佛金身前,敛眉垂目缓缓跪下蒲团。
主持方丈身着赤红袈裟,手持金禅杖,端立在香案之前。丛林东西两序的诸位首座、监院等寺中长老头首俱在见证,主持方丈空闻道:“方檀越,尔今受此戒,当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着花鬘好香涂身,不歌舞唱伎亦不往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捉持金银宝物①。如若破戒,必有严惩,你可知晓了吗?”
檀香缭绕,金光透窗而入,一片梵唱声中,方天至道:“弟子愿持此戒。”
空闻微微一笑,自一旁红绒托盘上执起剃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