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武定九年的这次殿选,除了几个赐婚宗亲的家人子,旁的一个都没能留下,全都被发回本家令其自行婚配了。
踏灵殿中。
顾素未听了贤妃说的后有些惊愕:“这,当真一个都未曾留下?”
“你也觉得不敢信?”贤妃显然还沉浸在殿选当时的情景中,“我原以为陛下只是一时兴起才说取消殿选,谁料到他竟是认真的。殿选时那些家人子一一上来见礼,陛下都显得很是不耐。……我当时一直在看陛下的神情,当到了言笑笑时,我发现陛下的脸色似乎有些波动,还以为陛下终于有看上的,谁知还未来得及欣喜,便听得陛下直接下旨,将其赐婚于宁远嗣王长子……”
贤妃说着说着就止了声,显然不知道要如何说下去了。
顾素未这下便更确定,由于自己的重活一世,很多事情都与上一世不同了。
上一世这年的采选,也是贤妃负责,殿选结束后她同样跟顾素未提及了此事,因而顾素未记得,二十余名家人子,贤妃做主留下了两名,陛下留了一名,最后共有三名留用的。至于位份她却记不得了,左不过就是些御女、选侍之流。
只是这一世,陛下竟一人都未曾留下。
“果真帝心难测。”顾素未低声道。
“若只是如此便罢了,横竖殿选都已结束。”贤妃又道,语气带了些恼意,“你知道我方才从拾翠殿出来时,陛下说了什么么?”
顾素未有些好笑:“说了什么,竟能让你动了怒?”
“你还笑。”贤妃伸出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如今殿选结束了,再过不久便是冬至夜宴,你应当知晓,冬至那日,外命妇有邑号者都要入宫参贺的。”
“记得。”顾素未道,“陛下难道连外命妇参贺一事都要取消?”
贤妃摇头:“并非。可陛下说……”她顿了顿,眉间微蹙,“他让你同我一起接见外命妇。”
顾素未眉心一跳:“陛下真这么说?”
“若是假的我也不必如此了。”贤妃揉了揉额间,声音依旧带着两分埋怨,“陛下怎能下这样的旨,他就不曾想过这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后果么?”
顾素未没说话。
贤妃说得没错,陛下或许只是说了这么一句,但对顾素未的影响却很大。
历来外命妇参贺都是皇后接见,如今不过因后位空悬,才落到贤妃头上。她因是四夫人之一,又代管六宫,故而接见外命妇倒也合适,但若带上顾素未便不一样了。
外命妇们或许不会多想,横竖是陛下的旨意,且又是天子宫嫔,她们理应敬着。可后宫中诸位嫔妃就不一定了。
在她们看来,顾素未不过一个正四品贵嫔,家世不显更无宠,何德何能同贤妃一起接见外命妇?
低位宫嫔倒也罢了,至多不过口头心上不服几句,但位份在顾素未之上的那几位就不好说了。
这后宫向来诡谲、暗潮涌动,女人的嫉妒心一旦上来,会做什么样的事,谁也不知道。
陛下这样完全把顾素未置于危险之中,让她成为后宫众矢之的。
正是因为想到了这点,贤妃才会如此气恼。
“不成。”贤妃思来想去,都觉得此事不妥,“我去找陛下,让他收回旨意。”
她说着站起身来。
“娘娘……”顾素未想伸手扯住了她的衣袂,想要拦住她,“自陛下昏迷醒来后性子便阴晴不定,上次殿选的事想必陛下已经很不快了,如今你切莫再因为这事触怒了他!”
贤妃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素未,我知道你担心我,但我又何尝不担心你?若是旁的便也罢了,但如此将你置入险境的事,我绝不允许!”
她说完,将自己的衣袂从顾素未手中拉出,接着决绝地、毫不犹豫地走出了殿内。
“你不要跟来。”她头也不回地道,“我一定要让陛下收回旨意!”
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口,顾素未方才拉过贤妃衣袂的手渐渐握紧,最终她狠狠一闭眼,再次睁开后声音沉沉地将知秋唤上前来:“叫人去紫宸殿外等着,若是陛下恼了贤妃娘娘,便赶紧回了我来。”
她可以听贤妃的自己不跟去,但她也绝不会让贤妃因她而受牵连。
作者有话要说: 还是元旦快落啦,这章留言的宝贝发红包,算是卑微作者的一点元旦礼物_(:з」∠)_
☆、长跪
秋日寒凉,天空阴云密布,不透一丝阳光。
紫宸殿外,殿门大开,宫人内侍皆分列两次有序站立。偶尔地,有这么一两人趁着旁人不注意,悄悄抬了点头,向石阶下方看去。
这时,殿中丞匆匆走出,抬头的人连忙收回眼神,垂手而立。
殿中丞并未注意他们的情况,而是连忙走下了石阶。
石阶下方的台前,跪着身着烟紫色宫装的贤妃。
眼下天气并不好,殿前秋风阵阵,虽不至同冬日那般冷入骨髓,但跪在冰凉的黑青石砖上也一样不好受。
然而贤妃的背脊却挺得笔直,她的唇已经因为冷风而有些泛白,但脸上的神情却依旧坚定。
她身后是同样跪着的芷乔。
“贤妃娘娘。”殿中丞走到她身边,苦苦相劝,“您回去吧,陛下已经下了旨,断不可能再更改的,您何必如此折磨自己?”
适才贤妃到了紫宸殿后便请陛下收回先前所说,让顾素未与她一同接见外命妇的旨意。陛下听后断然拒绝,而贤妃固执己见,再三请求,惹恼了陛下,故而令她回宫思过三日。
谁知贤妃见状说话反而愈发逾矩。
“陛下如何罚臣妾,臣妾都认罚。只要您同意收回旨意,莫说思过三日,就是三月、三年,臣妾都愿意!……既如今您不答应,臣妾便在紫宸殿外长跪,若是您一直不答应,臣妾便一直跪下去!”
她说完后,陛下眼神一厉,接着冷笑一声,语气沉沉道:“你威胁不了朕。若是想跪,便去跪着罢,最好是跪得久些,若是一两个时辰便受不住回去了,倒显得你方才那番情真意切的话可笑不已。”
贤妃倒是说到做到,出了紫宸殿,后脚裙裳一掀,便在殿前石阶下长跪起来。
这一跪便是一个时辰。
身为御前的人,皆知陛下适才说的那番话不过是一时之言,当不得真。而贤妃又是四夫人之一,代管六宫,若是真让她一直跪下去,传出去岂不难听?
因而殿中丞见了郑行的眼色后便悄悄退出殿外,来劝贤妃回宫。
谁知贤妃听了他的话后脸色未变:“本宫说过,只要陛下不同意收回旨意,本宫便会一直跪下去。”
“娘娘,您……”殿中丞正待继续劝,却突然止了声,接着朝着贤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