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分卷阅读80

热门小说推荐

,留给作者落款的位置就非常小了,于是他在落款的时候换了一支毛笔,跟绣花一样就写了苍蝇大小的三个字“檀东泰”,连印章都没有,和给人冲击的丁老头的大脸形成了鲜明对比,就算是完全不认识作者的人都能看出来那种极力想要撇清关系的丢脸感。

……何必呢,不画不就好了吗?

一边笑,檀栒一边掏出手机,对准这张丁老头咔嚓就是一张照片,然后发到了家庭群里。

元旦过后,檀家家庭群就变成了六人群,多了褚商和他夫人,只不过大家都不是爱在网上聊天的人,所以从两人进群到现在,群里还没有过新消息。

檀栒发上去的照片打破了群里的寂静。

檀执最先看见,发了两个问号出来,充分表达了他的疑惑。

褚商随后也冒了头,发了一句:“这是什么?”

檀秉琮的消息只比亲哥晚了半秒,内容和亲儿子类似,但是问号足足有六个,足以看出他心里有多疑惑。

毕竟不久前,他还在檀栒这里看到另一张署名了“檀东泰”的画,并且还是被檀东泰本人盖章赝品的作品。

檀栒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咔嚓咔嚓连拍几下,把几张落款不同的丁老头都发到了群里。

这下连褚商都开始发问号了。

檀栒还是没回答,继续翻看箱子里的东西,然后每看一张都拍摄照片实时展示给家里人看,赵须弥在旁边看着,并没有阻止的意思,反而帮她整理纸张,方便她拍摄。

照片一多,几个满头问号的檀家人也都自己看出了答案,问号纷纷变成了省略号,最后变成了各种表情包,而被用的最多的,就是捧腹大笑。

等几个小辈笑了几轮了,檀岱岳才终于露面,非常罕见的用了一张呆滞的表情包图片,结束了群里各种表情刷屏的行为。

见爷爷出现,檀栒也没再发照片,而是一边等着他的下文,一边继续翻看箱子里剩下的作品。

十多秒后,群消息弹出。

檀岱岳:【我想起来了。】

褚商:【这些可都是宝贝,再多放几年,能拍卖出天价。】

檀秉琮:【爸,这是哪年的事?】

檀执:【感受到了不老的青春。】后附几个玫瑰花的emoji表情,充满了年轻人想要迎合老年人氛围的尴尬。

檀岱岳:【但那幅画确实不是我画的,我只是属了个名字,如果他们没弄丢的话,你找找应该能找到我画的作品,但是落款是别人。】

看到这句话的檀栒:“咦?”

旁边整理着翻开的纸张的赵须弥转头看她:“嗯?怎么了?”

檀栒的视线从手机转向那个箱子:“爷爷说门口挂的那幅画作者另有其人,他只是落了款,他的作品则落了别人的款。”

赵须弥愣了一下,立刻理解了意思:“交换落款?”

檀栒放下手机,开始翻找:“我看看能不能找到他真正的作品。”

她从小看着檀岱岳的作品长大,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熟悉他作品的几个人之一,如果她都不能找到,那恐怕只有檀岱岳本人才能分辨出自己的作品了。

不过从檀岱岳已经忘了这件事来看,把这一箱子“废纸”送到他面前,他也不一定能准确无误的找出自己的作品。

最终,檀栒还是找到了檀岱岳的那幅画,靠的不是对爷爷的熟悉,而是排除法。

排除掉最不像他作品的几幅画,最终剩下的,就是他的作品。

檀栒把这张画拍了照发到群里,然后才看见群里有几十条未读信息,都是檀家人围绕着这些“废纸”聊出来的内容。

檀栒从头看到尾,心里多了几分唏嘘。

按照檀岱岳的说法,当年这一批“废纸”其实应该要销毁的,毕竟都是玩闹之作,放出去实在破坏这些高级文化人的形象,但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观澜书院的院长不但没销毁,反而把它们装在大箱子里藏起来,直到被赵须弥发现。

这样的行为或许有原因或许没有,但不管是什么答案,都随着老院长的逝世而无从得知了。

而意外被发现了大量“黑历史”的檀岱岳态度相当坦然,他认为既然这些东西幸运地留到了现在,又有新的主人,即使他是原作者,也没有资格再来决定它们的去向,反倒应该感谢赵须弥的妥善保管,让他重新拥有了一份有价值的回忆。

得知这一切,赵须弥受宠若惊,赶忙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保存这些墨宝,然后珍而重之的将它们收起,每一张纸都卷的小心翼翼。

节目组的休息时间很快过去,接到电话的檀栒把赵须弥留在书房,独自一人回到了后院。

让檀栒意外的是,她刚踏进后院,就接到了褚商打来的电话。

抬起手机朝导演晃晃,得到导演的首肯,檀栒才躲到一边接电话。

“喂?大伯?”

褚商嗯了一声,直奔主题:“檀栒呐,那位院长手里收藏的这种玩闹作品是不是很多?涉及到了多少位老师?”

檀栒诚实回答:“有很大一箱,包括爷爷在内,一共七位老先生。”

“你觉不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褚商的语气里带着非常明显的指向性,很显然,他想要的只有肯定的回答。

于是檀栒答:“这是一个好故事。”而她也的确这么认为的。

褚商又说:“把它改编成一部电影怎么样?”

檀栒卡了一下,没能立刻回答。

她知道大伯等着她回答“好”,但这件事不是她说好就是真的好的。

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先不论有没有人会想看,光是争取七位老先生本人及家属的同意,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传统文人大多追求“名留青史”,可偏偏多数情况作品要等作者离世以后才能提升价值,著书立传也多是身后事,给活人拍这类型题材的电影,那可是相当的不吉利。

褚商提出的这个想法如果放在二十年后,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现在……

檀栒沉默的这几秒种虽然没说话,但已经算是给了回答,一时热血上头的褚商也冷静下来,察觉到了不妥。

不过大商人毕竟是大商人,话锋一转,就把这件事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不过电影有剧本,会改变事实,演员也不能百分之百还原角色,还是纪录片吧,这个更合适。”

檀栒立刻接:“纪录片确实合适。”

题材严肃,还能让老先生们本人出镜,充分还原事实,给未来可能存在的“考古”留存事实证据,让赵须弥的“传家宝”更有价值。

如果操作得当,还可以借机给几位老先生抬抬身价,一举多得。

褚商一锤定音:“那就这么说定了,我投资,拍!”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是在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