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明天正式开学,隔壁的女生也基本都在,走廊里到处都是穿梭的人,天气还算热,晚上洗澡和洗衣服的时候都需要排会儿队。
四点,辅导员召集他们中文系一班开了个迎新会。
大家坐成一圈,互相做自我介绍,玩了个熟悉起来的游戏,再通知要选班长和班委,让大家自愿报名,并准备演讲稿。
于凉凉没有竞选班委的打算,倒也不是像高中似的,只打算把时间花在学习上,她想在大学做些什么,只是没想好。
这天,除了早上,黎疏没来找过她。
第二天,于凉凉去吃早餐,黎疏依然等在楼下。
他穿了件黑色短袖圆领T恤。
今天他没看东西,一听到动静就转过头来,黑色圆领口显出他脖颈更加修长光洁,喉结凸起,像侧着的山峦般,有种莫名的性感。
楼下这时候路过的人多了,很多人在看他。高中时他很少穿黑色,也许是现在变高了,能撑起来,第一次看竟觉得比白更显出他的清冷和身材。
昨天开的迎新会,中文班女多男少,也跟宿舍楼数量似的,接近三比一,扫过去并没有特别好看的人。
然后,她便没有走下来,转身上去了。
黎疏:“……”
张华还没离开宿舍,于凉凉说:“能不能帮我带两个包子?”
她愣了秒,因为眼见着于凉凉是下去了的,不明白她为啥去而复返,还打算让她帮她带两个包子呢。
张华也不打算多问,说了句:“好。”
于凉凉坐下,来了条新微信。
黎疏:“你想吃什么,我帮你带。你在楼下拿就可以。”
于凉凉没有回他。
坦白说,她现在有点招架不住,并不是想要答应他,而是他真的变了很多,不再像是以前的黎疏了。
昨天张华说,恋爱会让人快乐,可她却没有这种感觉,她甚至想,黎疏这样追逐她,会快乐吗?
过不久,张华就上来了。把两个包子放在她面前。
于凉凉说:“谢谢,多少钱,我给你?”
“三块钱。”
于凉凉拿手机转账给她,张华坐下来,没忍住说:“我在楼下又碰到那个追你的男生了,长得真的有点帅。”
另一个室友正洗漱完毕回来,端着脸盆推门听到这话就好奇起来:“谁?咱班的吗?咱班有帅哥?”
“不是。追她的人。”张华指了指说。
“哇。”这个室友有些惊讶,“这么快?哪个系的哦?”
“不知道。就在楼下。”
她连忙放下脸盆:“我去看看。”
于凉凉:“……”
过不久,这个室友回来了。
宛如刚经历过战场似的,一脸凝重地推开门,认真扫视她们,缓缓道:“看到我鼻子下面流的两团鼻血了吗?!”
另一个室友猝然掀开被子坐起身。
她穿着碎花睡衣,乱糟糟的长卷发铺满整个身后,刚刚一直在用被子蒙住脑袋睡觉,她们起得早,就有点忘记她。
是不是说话太大声,吵到她了?
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见她把眼神挪下来,对准这个室友,伸出细长的手:“拍照了吗?给我看看。”
张华&于凉凉:“……”
作者有话要说: 是嫌弃我发车技术不好吗
☆、两点接近
室友王珊抬起眼定定瞧她:“老实告诉你,我还真拍了。”
她立刻凑过去。
两个人脑袋凑脑袋看了半天后, 同时转向于凉凉, 长卷发室友刘媛媛:“不谈恋爱等着他发现会有很多人倒贴吗?”
于凉凉:“……”
高三时的同桌有丰富的在校住宿经验,她对于凉凉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寝室里没有秘密”, 现在于凉凉想,果然如此。
在问过黎疏没有花心劈腿等黑历史后, 寝室里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王珊和刘媛媛为首的颜值党,不谈干嘛呀,反正也不用考虑结婚, 有颜性格还可以, 哪里去找?
一派是张华的努力勤学不要把时间花在男生身上党,谈恋爱有个屁用,想那些有的没的干嘛, 不要耽误学习。
下楼去上课的时候黎疏已经不见了, 刘媛媛深表惋惜,没有见到真人。
于凉凉松了口气。
课表实在安排得太清闲了, 周一第一、二节没课,从第三节开始上,内容是《中国文学史》。
一个大教室, 一班二班三班全在, 望过去有一百多个人,老师也不怎么在意有没有人听,只是坐着埋头讲, 偶尔用激光笔指指PPT。
于凉凉还没体验过这么轻松的课程,老师不盯着谁打瞌睡,谁说话,甚至有种“你们爱干嘛干嘛”的慵懒感。
两节课过后,就可以吃午饭了。
时间快得让于凉凉觉得只有高中半节课那么长,一出教室,张华看全是人头,立刻拉着于凉凉拔腿狂奔。
到了食堂,排队的时候前面才只有十个人,等打完饭找座位,再回头看,四个队列都已经排到了门口。
……很多人。
幸亏来得早,排得晚,吃完饭可能就要到十二点四十,下午一点半上课,会没有时间午休。
于凉凉把筷子戳在饭里,正侧头扫乌泱泱的队伍,扫到黎疏,黑色短袖T恤,皮肤白皙,在人群中鹤立鸡群。
什么划分颜值呢?以前林喻跟她讨论过这个问题。
好看偏向于耐看,第一眼觉得普通,时间久了就越看越觉得五官匀称,眉眼细致,再稍稍打扮下就会觉得挺漂亮,于凉凉是这种。
什么是美呢?是在人群中扫过的第一眼,便会立刻注意到,并把目光忍不住放在对方身上。
他以后大概会越来越引人注意。
张华也差不多吃完了,掏出纸巾擦擦嘴,于凉凉等她擦完,才端起餐盘:“走吧。”
黎疏若有所感地侧头,注视着她离开的背影。
回到寝室午休了会儿,下午接着去上课。五六节是《西方文学作品精读》,七八节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两门课都挺有意思的,高中老师上课目的性太强,重复给他们灌输高考考点,但大学老师不会。
上这个课的老师年纪颇大,很有激情,只在开头讲了点课案,兴致来了就开始口若悬河地给他们讲西方作家八卦,从荷马扯到莎士比亚,再到歌德、王尔德、巴尔扎克,福楼拜……把所有高中时认为的伟人全部拉下了神坛。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就更好玩了,高中这种课基本就用来自习或者背书,明明教科书挺正经的,但这个女老师神奇地给他们讲哲学,并且问了他们三个问题“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