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分卷阅读457

热门小说推荐

了想,又给梅馨儿的嫁妆单子上增加了一个五百亩的田庄。

人家婆婆这样疼爱儿子,难道她们不疼爱姑娘吗?

梅馨儿的嫁妆从一百零八抬增加到一百二十六抬,跟惜春的嫁妆持平。

随后,张氏越发忙碌,嫁女儿跟娶媳妇的规矩又不同。

两个多月的时间,非常的紧迫。

这一次不仅杨氏过府来帮忙,就连余氏也主动过府帮忙。

贾蓉的媳妇许氏,叶筝的媳妇瞿凤都来搭手。

二月十九。

林青玉,贾璋出场。

青玉默写了诗作与策论。

林如海自己收起了文章,吩咐林青玉休息好了自由行动。

林青玉便跟朋友打马郊游,吟诗作对,不亦乐乎。

三日后,就被母亲贾敏逮住,试穿新衣,彩排婚礼。

林青玉没有通房,还要请人教导人事。

林家族人凋零,这事儿无人传授。

贾敏也不好自己教导。

把林青玉交给贾琏贾琮。

一个要求,新婚之夜不能出丑。

贾琏哪里能跟小孩子闹这个,给林青玉一本御制的玩偶。

然后把林青玉交给白锦堂贾蓉。

他们两个在锦衣卫,荤素不忌。

白锦堂的办法简单粗暴,与贾蓉假装去花枝巷公干,追查逃犯,把林青玉带去花枝巷旁观去了。

林青玉看了一半,涨红脸跑了。

贾璋这里睡了两天一夜。

然后起来默写试卷,送给林如海与贾敬张老爷山子野观瞧。

这一回,四位鸿儒都颔首:“三鼎甲不能想,但是,前十名跑不掉。”

然后,贾璋也受到白锦堂与贾蓉的教诲,被丢去了花枝巷。

贾璋没有功夫,被白锦堂点了穴位,动弹不得,躲在暗格里观看了全场的春戏图。

贾璋丢了脸,裤子都打湿了。

他打不过白锦堂,回去追着贾蓉打,撵了三条街。

最后,还是贾蓉作揖打拱,摆酒认错,才算完事儿。

二月二十一,贡院出杏榜。

林青玉成了会首。

贾璋第九名贡生。

贾赦先去林家贺喜,放了一车的鞭炮。

林如海又来荣府贺喜,也放了一车的鞭炮。

贾氏的姻亲族人两边跑着恭喜。

白锦堂与贾蓉则带人维护秩序,天干物燥,免得天灾**。

三月初一,殿试开始。

亲友们都推测,林青玉只怕要成状元郎。

贾璋反正前十名,庶吉士稳妥。

三月初五。

陛下发放皇榜。

林青玉是探花郎。

状元是一位三十七岁的北方举子。

赵昀十四名。

贾璋传胪。

贾赦这回又乐成老鼠。

老八公府再次酸成柠檬,还要乐呵呵上门来祝贺。

林青玉跨马游街,沿途追着看的大姑娘都哭了,这样俊俏的探花郎!

贵妇人们发酸:二十四年前被贾敏抢了探花郎。

不然这标致的探花郎说不定就是自己的亲儿子呢。

然后一打听,探花郎又说亲了,马上要小登科。

大家赶紧打听伯府的嫡次子。

可惜,林紫玉俊俏也俊俏,却不喜欢读书。

这真是个悲伤的消息。

长子能够袭爵,不会读书也罢了。

嫡次子没有爵位,还不会读书……

但是,还有有许多心思活络的人家,觉得林家富可敌国。

侯府的子孙还怕没有官职吗?

打听这着想跟林家结亲。

只不过,紫玉才十五岁,贾敏暂时没有给他说亲的打算。

再者,紫玉只是喜欢舞刀弄枪。

但是,也不妨碍他读书科举。

他脑子可是不笨,只是没有青玉那么自律而已。

探花郎估计不成,向贾琮学习还是可以的。

所有的新科进士都有一个月的假期。

林青玉大登科之后,十八日再次小登科。

这一日。

荣宁二府都去锦田伯府吃酒。

贾珠回京办差,胡嫣然也跟着回来省亲。

正好赶上林青玉的婚事。

贾萱与贾兰成了林青玉的压床童子。

贾敏也做了婆婆了,整天乐呵,笑得合不拢嘴巴。

金明在家是长女,据说下得厨房上得厅堂,管家理事样样精通。

贾敏准备学习母亲石梅。

三日后,等媳妇回门归来,就把中馈交给儿媳妇,自己回娘家省亲一个月。

首先帮着侄子娶亲。

然后,再陪伴母亲踏青观山景。

三日后,贾敏果然把中馈交给儿媳妇金明,然后归宁,帮着嫂子操办婚事。

三月二十八。

荣宁街上客似云来,高朋满座。

贾璋迎娶梅馨儿。

张氏却不能歇息。

贾琮散馆,放了长宁县正七品知县。

长宁县属哪个省?

石梅没听说过。

贾琮就摊开大月朝的版图,指给祖母看:从前叫归州,长宁县隶荆州府。

石梅这回知道了:“湖广行省?”

贾琮伸出大拇指:“不错!”

一般来说,内宅夫人对什么行省什么府县弄不明白,除非有家人在此地做官。

石梅一听这个便问:“归州?是不是曾经也叫秭归县?汉明妃?”

贾珠道:“正是呢,西汉不叫荆州府,叫南郡。”

石梅头都疼了:“嗯嗯,我知道了,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就是了。哎呀,那可是大山区啊?”

贾珠道:“这是大伯父故意给琮儿谋的,地方越穷,越不会出差错。”

石梅颔首:“这也对。”

贾琮的意思,秭归山大人稀,不是什么好地方,不预备带家眷。

张氏倒是有些意动。

石梅却力主贾琮带着叶筠上任。

石梅说道:“这怎么成呢,不仅要把媳妇带上,贾葳也要带上。

儿子还是跟着父母教导最好,至于孩子如何启蒙,咱们家自有一套规矩,你们照着办就是了。”

叶筠当然希望跟着夫君上任。

但是,贾琮执意让她留下,她也不会反对。

叶筠比贾琮懂事,是个贤内助,石梅自然要力主叶筠跟着上任,免得贾琮再犯贾璋当初的错误。

恰好贾珠回京,带回来贾贾珪与贾玮。

石梅便跟贾珠商议,让贾珠给贾琮一个熟手,让他再从族里挑一个人出去历练。

贾珠便把贾珪给了贾琮,跟着去做师爷。

贾琅也跟着贾琮去湖广做生意,顺便帮着贾琮打探民情消息。

贾珠临行给贾琮传授经验:“做地方官,除了洁身自爱,还要保证两条。

第一条,解决所辖百姓的温饱。

第二条教化乡民。只要这两条做好了,你就是一个青天大老爷。”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