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玛病情所致,妾身知晓爷担心皇阿玛的身子,自己的身子也要注意啊。”
福晋真是贴心,爷是担心皇阿玛的身体来着,
不单如此,更纠结之前被俘虏过的事情,那些将士们都是被他贪功冒进害死的,几十人的小队,回来后爷给了每个牺牲的将士家中50两银子,心里才好受一点。
可是想到战场上的事情,胤禔心里纠结、难受、愧疚、受辱的心情相当复杂,刚吃到嘴里的肉干也觉得没味道了。
对皇伯父福全也心中有愧,让他背了一个锅,皇伯父也病了,他没去看望,只是着人送了药材过去,不是薄情,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开口,就这么一直拖着。
“今日太医院传出消息,皇阿玛已经大安了,爷不必如此忧心了,尽可以放心。”
和卓知晓肯定不单单是皇帝身体的事情,继续问道:“爷是否还有什么烦心的事情,可以说与妾身,妾身虽不能替爷解决,也能帮爷出出主意,宽慰宽慰。”
胤禔看着自家福晋真挚的眼神,说不出口,这件事情被他视为奇耻大辱,又怎能为外人道也。
正说了,来人报“大阿哥来了。”
也就是和卓生的儿子,胤禔想想回来了还没有好好和儿子亲近,让进来了。奶娘进来后和卓亲手接过儿子,抱的很娴熟,可见是经常抱的。
奶娘退下后,和卓把儿子放在胤禔的怀里,胤禔也是抱孩子的老手了,并不慌乱。
大阿哥10个月了,吃的壮壮的。
“这个孩子和小珍宝小时候一样,一点不挑食,吃的好,妾身抱久了还略有些沉手呢。”和卓说了一些孩子的趣事。
和卓劝夫2
和卓突然抬眼看着胤禔,开口道:“妾身知晓宫中的规矩,不能随意给阿哥取名字。咱们大阿哥是皇阿玛的第一个皇孙,注定会被赐名的,可是妾身心里还是悄悄给大阿哥取了一个名字。”
胤禔这时也来了兴致:“哦?是什么,福晋但说无妨。”
和卓犹豫了一下说了出来:“是平安。”
“平安,平安阿哥。”胤禔将这两个字含在嘴里细细咀嚼,略微有些失神。
和卓并没有打扰他,而是过了一会才说。
“妾身为人母的心愿就是孩子健康平安罢了,他是爷的嫡长子,将来注定不能平凡,
妾身对他却没有这么大的要求,无论以后发生什么,大阿哥在外受到什么不平屈辱之事,妾身不希望他一死以明志,和前明那么多守城官兵,江南士族为了什么狗屁名族大义,心中孔孟之道,妾身只希望他能平安。这就是为娘的心思。”
和卓说了之后胤禔变呆呆的坐着,连和卓走了都不知晓。
其实和卓说这些话是有目的的。
本来和卓没有将胤禔的反常联想到被俘虏的事情,但是查到胤禔给出银子抚恤几十官兵,而且都是同一支队的。
毕竟俘虏这一段是没有记载在历史中的,和卓也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只是曾经在野史中读到曾经康熙爷的大千岁被俘虏过,当时和卓并不当真,野史这种东西有很多是戏说的。
今日范格格的事情才让和卓脑中一闪,想到此事。
今日和卓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胤禔为人父母的心,
不希望子女宁死不屈,而是希望他能平安,另外表示对大阿哥没什么大要求,也是暗中告诫夺嫡之事不可为。
其实胤禔现在还没有夺嫡的心思,对太子爷是有些兄弟情义的,只是长久得不到父亲的关注,心里难受罢了。
不过之后在惠妃,纳兰明珠,纳兰家族的挑动下,另外太子爷渐长,意识到了自己和太子不单单是名称上的区别,不甘心为人奴,也是被康熙立起来钳制太子,才慢慢的自己走入了高墙之内,深锁高墙26年。
现在这段话对胤禔没什么作用,和卓只是希望日后他起夺嫡念头的时候能想到今日的话罢了。
没人知道胤禔去见康熙说了什么,
只是胤禔从乾清宫出来后略有些狼狈,不过之后胤禔在上书房更加用功了。
和卓大概猜到胤禔去和康熙坦白了,因为当天晚上和卓发现胤禔前胸和肩膀上有好几处淤青,想必不是他皇阿玛踢的,就是打的。康熙爷虽然在病中,不过他骑射功夫一向很好,盛怒中踢几个淤青不在话下。
和卓也不多话,只是默默的帮自己爷们擦药。
那日过后胤禔用膳用的也香,和几个孩子也更亲近了,和孩子们一同嬉戏玩闹。
康熙病愈,前朝后宫一片欢乐。
最近胤禔苦逼的日日去上书房和一群小阿哥们读书,太子爷却志得意满。
太子赐婚了从一品大员都统的嫡女,未婚妻父亲更是个伯爵,后院有两个格格怀上身孕,前朝已经开始旁听,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这样的太子爷是让阿哥们羡慕嫉妒恨的,
太子爷也很开心:哼!一群庶子,尔等岂可和孤比,皇阿玛最看中我。
打架1
这日胤禔气势汹汹的回到阿哥所,一副气愤难当的样子。
“凭他是谁,太子就了不起吗?真要让皇阿玛看看,太子在兄弟们面前是怎样一副嘴脸。”
“可恨,皇阿玛眼中除了太子还有谁,都是皇阿玛的儿子,难道看不到我们吗?”
这句话有些诛心了,在和卓看来,除了太子,康熙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大儿子胤禔了,
但是凡事就怕比较,和太子一比,就成了渣渣。
回到阿哥所的胤禔好一通抱怨。
屁股还没坐热,就听到大太监周富贵来报,八阿哥来了,和卓忙叫人迎进来。
“大哥,大嫂。”
进门就先行礼,八阿哥不愧是日后的八贤王,礼数周全,八阿哥胤禩虚岁才11岁,像个小大人一样,遗传了生母卫氏的相貌,已经是个相貌堂堂的小公子了。
胤禔回到阿哥所就好一通抱怨,也不理会和卓。
和卓只能询问八阿哥:“八弟,这你们今日是怎么了,上书房出了什么事情,可以和大嫂说说吗?”
和卓亲自给八阿哥端了一盘点心。
“谢八嫂。”
胤禩再次给和卓行礼,被和卓按下了,懂礼貌的孩子总是让人生不出反感。
胤禩听到大嫂的话,
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去看大哥的眼色,看大哥没有反对,又犹豫了一下,想到大哥大嫂平日很是要好,大嫂嫁过来之后,大哥和惠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