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分卷阅读167

热门小说推荐

令嘉抚着万俟信的头,语欣悦:“义非一家一姓独有,好孩子,你说的对。”

作者有话要说:虽然觉得解释是挺无力的事,但还是解释。

没坑,这两天断断续续地在低烧,不舒服但又没什具体症状,但在这个关头你应该也理解我的惊惶之情。

因为是低烧,叫我去吃退烧药也不乐意。低烧也没加剧,只是反反复复,一会有一会没太折腾人了。

所幸,昨天退来了。

提醒一句,当你身体很不舒服,又没有感冒、咙痛、咳嗽这种明显症状时,不妨去中医院,号准了脉,吃一天药就没事了。

第139章 居庸速

令嘉再回范阳时,范阳的水路虽还在通行,但通行的只有官家的粮船,陆上的方城门已然封紧。

令嘉暗叹己迟钝,竟未留意到河道上的船只已零落至此。

回到王府后不过一日,就有信从昌平传来。

写信的人是令卓,他在信中气急败坏地把令嘉骂了一顿,勒令她赶紧离开范阳。

令嘉读完后,冷笑了一声,把信给烧了。

现在居庸关就在昌平,耶律昌不知何时抵达居庸,令卓根本不来范阳。了令卓,这范阳城中就没人压住令嘉。

回了范阳后,令嘉传了钟榆,细问军情。比起目的模糊的道诚,她还是更信任身边的人。

两日行程,钟榆全程被喂迷药,外加捆缚,如解了药性,但脸色依旧是十分不善。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在燕王妃身上岔子了,且还是在这种关头。以他对燕王的了解,无论这次最后燕王妃是否安全,他都是要被重罚的。

令嘉对他十分情,并表示愿意施以援手:“此事是我一意孤行,你与安内监也不过是迫不得已才配合我,若殿责怪,定也是先责怪我——只要钟统领配合到底。”

钟榆听着罪魁祸首大言不惭的威胁不由默然。

在燕王的手原来就难混,而这位燕王妃的现更是给他的职场生涯平添一个大坑。

但钟榆最后还是低头了。

燕王问罪时,他确实需要燕王妃的帮助。

令嘉问道:“河西、河东两军具为百战之兵,往年耶律昌对阵勉强称五五之数,更遑论有去年取的嘉峪塬为凭,如何会输得这般快?”

钟榆答道:“河西西羌复反,西域的安息、康居两国兵过葱岭相助耶律昌。”

令嘉暗叹。随着河西的稳定和发展,西域诸国对于殷朝已然不复英宗时的欢迎,取而代之的是警惕和防备。

令嘉又问:“雁门、云中、代郡具为关要地,耶律昌如何只在一月里相继拿?”

钟榆神色有些尴尬:“战报中未有言明。”

令嘉再问:“河北共计三十万余兵,殿抽走了二十万组军,河北道应还留十万,但如府合计二万余人,其余八万人去哪了?”

钟榆脸色稍变,变得有些尴尬,但他最后还是说了:“三万在居庸关,三万在紫荆关,两万在常山关”

好吧,他和安石之前确实存在恐吓的意思。却不料令嘉竟对河北的人手了如指掌。

至于她是从哪知道的——然是那位坑属的燕王殿。

令嘉挑了挑眉,从容笑道:“我竟是不知,这般的情景,我为何还要离开范阳?”

“王妃乃千金之子,不以垂堂为坐。”钟榆更尴尬了。

令嘉脸上的笑一转冷,她哼了一声,也懒得他争辩,挥挥手,令他退。

钟榆去后,令嘉终于放纵己拿起桌上的杯子狠狠砸在了地上,砸了一个还嫌不够,连着砸了五个,最后连茶壶都没放过。

瓷器碎裂的声音叫她此刻火烧火燎的脑子得到一丝片刻的痛快。

把手边砸的东西都砸遍后,令嘉看着地上的一片狼藉缓缓吐一气,总算恢复了理智。

令嘉脾气肖母,一生起气来就爱砸东西。只她性格又肖父,深沉多思,等闲不会动怒,越长大越是如此。像这种控制不住己要砸东西的行径,在她七岁后,已然绝迹。

由此,足见她现心中的恼怒。

不过,也由不得她不怒。

有些事就和河道上的船只一样早有痕迹。只要掀开眼前的叶子,便如泰山一般,一目了然。

萧彻征前,曾数次提起过,让令嘉回京,只是全叫令嘉挡了回去。

当时,令嘉只当他担心他走后,她一日在府中过于寂寞忧虑。

现在看来,这人分明是早有预料,不,不该说预料,应该说预谋。都早有预谋了,却还如此哄瞒她,最厌欺骗隐瞒的令嘉如何不动怒。

倘若萧彻就在她眼前,零零碎碎的东西定是要砸在他身上的。

令嘉摸着手背上那点零星的淡色印痕,磨了磨牙,心中恼怒非常着:萧彻,你给我等着。

河东被破是军情,仅止于军中的紧要人物。但范阳是上层十之□□皆是军,于军中有人脉,被常年的战争磨炼来的敏感嗅觉,让他第一时间发现了范阳守军的异动。他是不知详情,但也正因为隔着一层纱布的未知,倒是比知晓更要提心吊胆。

当有人通过傅家打听到令嘉这处时,令嘉便知是时候体现己回来的意义了。

她于王府办了一场秋桂宴,宴席办得紧迫,未见得如何华丽,来人也只范阳府中的名门人家,宴上更是只得吃喝玩乐,紧的王妃未曾透半句。有着这多的不足,只已足以向外传递稳定的信号。

令嘉是燕王的王妃,傅家的女,现在的范阳府中,无人的身份比她更尊更贵,如她这般的身份,尤且安坐范阳,其余人又何必咋咋呼呼地吓己呢。

然而,这份被令嘉刻意营造来的安稳局面,未满一旬,就被一个天大的噩耗打破。

居庸关连昌平府一被耶律昌破了。

守关的令

卓身受重伤,被令奕救回,三万守兵只存来万余的溃兵,被其他将领拢合,退到了范阳城。

收到消息的半个时辰后,令嘉终于从这个天大的噩耗里缓过神来,问道:“你究竟是如何输的?”

在她对面的是才从战场回来的令奕。他非将帅之才,领的职务不高,这次被令卓放在手领了百来人。倒是差阳错地在战乱中救了中箭的令卓。回到范阳后,令人将令卓送回傅府后,他第一个回来向令嘉代事情。

在亲兄长令奕面前,令嘉半点没掩饰己的咬牙切齿:“以居庸为据,统两万精锐,还是以逸待劳,就这样你居然输给了区区十万人?还是三日破的!你都是没长手脚的废物不成吗?还是说有人短了你的粮饷,叫你全没力气了?”

十万大军被指着说成区区,着实有些冤枉。在居庸关前,又实在称不上冤枉。

细数大殷诸多关,居庸关不好直说是天第一关,但承建以来,从未破过的关,只此一家。

居庸关建于前吴太.祖朝,至三百余年,从未破过。

是为令嘉先祖伯平公驱走戎人后,在军都、居庸两关故地上起建的一座关城,正处在在金柜、翠屏两座山夹来的狭道中一处两头尖,中间宽的天然关隘中,还有一道深水关沟绕在右两侧,形成天然的护河。这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利。

其最辉煌的战绩是在前吴中宗朝,鲜卑人以三十万河北,却被三万人挡在了居庸关外,连月不克,后为援军所破。居庸关声明远扬。哪怕是本朝开国的太.祖当年河北,都被拦在了居庸关之外,最后只悻悻然地和傅家和谈,给了一个王爵。

后代人河北,都是走的紫荆、常山关,而不愿去和居庸关死磕。就是北狄前任汗王耶律尧,得了赵王的便宜,依旧不敢直面居庸关,选择绕路紫荆关。

居庸关作为河北重要关隘,所有的辉煌成就都脱不开一个傅姓。然而,这份荣耀在日就这样砸在了令嘉这代人手里,真由不得令嘉不呕血。

令奕对着妹妹难看的脸色,抹了把脸,疲惫地叹了气道:“七娘,你也好,燕王也罢,都太小看耶律昌了。”

“他领一批人弃马步行,连夜翻上了金柜山,速横岭的垣。横岭受袭燃烟,然后趁着居庸调援之际,的居庸关。北狄起势如虹。三哥心中箭,主将倒旗,士气大衰,死伤未满三成,就现了溃军。亏得周将军他及时拢合,方不至于全军覆没。

令奕统军没多才,但挨的揍多了,总结起败绩来都是头头是道。

令嘉听后,半晌无言,犹难以置信地喃喃道:“六哥,三日啊!”

令奕她道:“就是三日不到,一日驻营休憩,一日翻山越岭,一日攻居庸。”

令嘉脸色一变得难看无比。

作为傅家的女,令嘉虽未上过战场,但也算是个纸上谈兵的手。她是明白,耶律昌如率领的军队是何等的怕。

他的怕不在于他攻了居庸关,相反,因为他的怕,他才攻了居庸关。

从代郡至居庸七百里地,这七百里地,此人率骑兵用了六日,日行百十余里,这等行速无疑就是急行军。急行军最耗兵力,然耶律昌所率大军如此急行军不过一日,便完成翻山越岭这种更耗兵力的活,取居庸这等雄关,几乎称奇迹了。

做到这等地步的军队不说没有,但必为精锐中的精锐,此等精锐,穷极大殷大约也凑十万,然而现在他只有河北一道啊。于是乎居庸关那三万守兵在其面前,竟和纸扎的老虎一般。

­‍‍­‎兄‎​妹‎‌俩相对无言后,令嘉了额头,终是认清了现实,露了令奕款的苦笑,“六哥,我记得耶律昌的部将以前也没这……这……这耐啊!”她顿了两,才寻一个不算恰当,去概括她心中震惊的形容词。

“我也是这想的,谁知道——”令奕叹了一声,苦中作乐地她开玩笑:“也许他打动了他的长生天,送了天兵凡助他呢!”

这样的玩笑反叫令嘉起了逆反的斗志,她冷笑道道:“管天兵还鬼兵,就是神仙凡,也没有叫我束手就擒的道理。紫荆关调了两万余过来,范阳府内有万余人,再添那溃兵,差不多够着五万人,倚靠着范阳,依旧有相抗的余地。”

令奕问道:“那第一个问题——七娘,你准备令谁补上三哥的份,作那统将?”

令嘉再次沉默了。

此次兵北狄,实为灭国之战,实为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大战,也算是十年都未必一遇的升官发财好机会。连底层的军人家,都是削尖了脑袋往军队里钻,就更不用说中上层的将领人家了。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