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灯的人正要去刺杀他,当时狐狸也出现了,他以为是刺客同伙,一脚踹开,闪进屋里去救文晏。
在他与刺客打斗时,文晏被惊醒,打退刺客,阿狸让文晏只管放心行事,便出去了。
因当时房间一片漆黑,且未点灯,文晏只依稀看到阿狸脸的轮廓,并没看清他长什么样子。
阿狸此后一直暗地里保护文晏,洛广宁多次试图谋害,被阿狸一一化解。
一个月后,文晏带着四年多时间搜罗到的洛家和安平侯为非作歹的罪证,回京复命。
此后发生的,便是几个月前震惊朝野的“洛广宁案”。
安平侯及其党羽官官相护,谋害忠良,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因念其祖上有功,从轻发落,削除爵位,贬为庶民,抄家流放。
洛家勾通官府,包揽词讼,重利盘剥,草菅人命,且私放高利贷,垄断药材交易,□□民女,罪无可恕。
洛广宁即日斩首,不许子弟为其收尸,洛家家产全部抄没,女眷一律贬为奴籍,成年男子流放西翼,未成年男子贬为庶民。
此案牵连甚广,除了安平侯府和洛家,被查抄的官员及昭远富族多达几十户,更是有大批官员被贬官,前前后后牵扯了几百人。
“洛广宁案”,给朝廷带来一次翻天覆地的换血清洗。
百姓此时才知道文晏就是文然大夫的儿子,得知此案后都出了一口恶气,更是把文状元奉为惩恶扬善的天神。
然而天神却选择告老还乡。
洛家已除,父亲也沉冤得雪,苦心孤诣十二年所为谋求之事,终于达成,文晏已经没有继续留下的理由。
他想离开,皇帝自然不会答应,一则他是自己的得力贤臣,如今又立了大功,二则朝廷刚刚革除一批官员,如今正是用人之际。
但文晏深知,若是此时不离开,往后更是无法脱身。
于是文状元开始百般陈说自己的罪责,如奉命捉拿狐狸未果,有负圣恩,与狐狸对饮,包藏祸心。
更是找来当初狐狸给过他们药材的那对母子,让他们传播出文大人不仅不为被盗人家做主,寻到赃物不拿回,反而擅自给别人的事,说他徇私枉法,还有意让这件事传到皇上耳朵里。
皇帝初开始不相信这些杯弓蛇影的事儿,还警告下面的人不要听信谗言。
后来此事越发传的有鼻子有眼,文晏又刻意吊儿郎当,装出一副居功自傲的样子,一些刚正不阿的大臣慢慢看不过去,言语间对文晏尽是指责。
皇帝不能不体察这些忠臣的心,终于无法视而不见,找来文晏问话。
文晏正求之不得,皇帝问什么他承认什么,一问三点头。
然而皇帝最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他几句,话头一转竟赞扬起他认错的态度诚恳,说他是百官之表率,完全没有放他走的意思。
最后,文状元绞尽脑汁,想起了自己的隐疾。
这次,他没再耗费唇舌,只是上朝时猛地扎在地上几次,跟皇帝谈话没多时盗了一身虚汗,衣服全部湿透,几天功夫脸上脖子上长满红疹子。
皇帝终是被他吓到了,忙为爱卿请御医。
文晏微微一笑婉拒,说自己是隐疾犯了,请不得御医。
皇帝没法子,只能准其辞官,回家修养一年。
辞官后,文晏并未留在京城,而是回到昭远。
揭开医庐的封条,打开尘封的门窗,回到十二年前待过的家,他重新在这里住下。
然而住了不到半个月,一天深夜,医庐突然起火。
火是洛家二少爷洛淇放的。
洛家现在只余他一人,因未到加冠之年,仅被贬为庶民。
他满心仇恨,紧盯着文晏的动向,苦于无法下手,谁知文晏却自投罗网回到昭远,给了他行凶的机会。
医庐着火后,阿狸迅速把文晏救起,从后门逃出,随后便匿了身形。
因其罩住了脸,文晏并不识得他的面容。
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文晏去乱葬岗找来一具与自己身形相似的尸体。
把身上能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全部转移到尸体身上,他又摸到随身携带的狐狸的面具。
略一思忖,留下一张年老的,其余的也塞到尸体怀里,文晏把尸体丢入火海。
戴上面具,回望了一眼处于烈火焚烧中的医庐,文晏转身离开。
皇帝只准许他辞官一年,一年后势必再来寻他,也许应该感谢那个纵火之人。
就让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已经葬身火海。
而他,从此重获自由。
乔老太爷得知“文晏”的死讯后,病了一场,乔羽连夜从常青镇赶回,顺势去医庐看了一眼。
“文晏”的尸首已被搬走,他只找到了几张自己做的因材质特殊没被烧透的面具。
想到这些的确曾被文晏拿走,他对文晏的死一度信以为真。
天亮之后,身上还有些银子,文晏打点了一些行装,戴上儒巾,从头到脚都成了老者模样。
因昭远的人都认得他,他在昭远境内便一直戴着面具,想着出了昭远便可摘了。
走在路上,文晏这才有了所有事情终于结束之感。
远离庙堂,撤去枷锁,从此天南海北、任尔奔赴。
给公羊先生写了封信,免他对自己死忘的消息误信,文晏便打算前往北山与文悉重聚,随后再去北疆。
赶到昭远边界时,他偶然在山中发现了许多稀罕药材,一时不慎遭逢恶犬。
这几条恶犬是阿狸放的。
感应到文晏快到山脚时,阿狸便打开了结界,文晏自然到了山上。
阿狸遂变了几条狗去追文晏,将他引到山神沉睡的洞口,唤醒了山神。
时隔两百年,两人再次相遇。
而当文晏的房子着火时,洛淇并没有离开。
他乔装打扮躲在角落,在这里守了一晚,火势烧到一半时,他恍惚间看见一个与文晏相似的身形慢慢走远。
他不知道那是人是鬼,没敢上前。
但他现在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文晏没死。
于是他去找了肖让,让肖让派人追杀文晏。
因安平侯曾对夜灯有恩,洛淇虽已是丧家之犬、身无分文,肖让还是应允,为他做最后一件事。
因文晏一直戴着面具,夜灯此前一直没有寻到他的蛛丝马迹。
只等他到了常青镇,脱下面具,才嗅到他的踪迹。
确认是他后,夜灯遂在树林中截杀文晏,结果一次次失利。
后文悉去找肖让,考虑到夜灯对洛淇也算仁至义尽,肖让便下令不再刺杀文晏。
夜灯撤人后,洛淇满心不甘,翻山越岭追到北山,想要自己解决文晏,最终被阿狸消除了记忆。
随着他记忆的消散,文家和洛家十二年的恩怨,至此结束。